卖掉裤子也要搞教育的深圳,后来怎么样了? 拳皇火舞h,起凡游戏平台,240
作者: 宏瑞
更新时间: 2019年12月16日 10:17:26
游览量: 68
简述:
文丨育论场,作者丨瓦格,编辑丨陈某凡 深圳,一座年轻的城市。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中
深圳,一座年轻的城市。它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
深圳,一座速度的城市。从几乎一穷二白开始崛起,四十年不到,GDP总量增长了差不多一万倍。
深圳,一座自豪的城市。在经济特区里一骑绝尘,硬是在城市序列里撕开口子,跻身四大一线城市坐席。
然而,深圳,也是一座尴尬的城市。
深圳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为24%,而上海、广州的这一数字均超过了30%,北京更是越过了35%。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圳新增常住人口中,应届大学生和各类人才达28.5万,占比近60%。
同为一线城市,深圳在人才结构上与其他三城存在明显差距。2016年,深圳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000万,却面临全市高校数量不足、多数高校在校生规模偏小、高等教育体系规模效应尚未发挥、人才培养层次偏低、远弱于老牌的教育强市等诸多问题。
成事要靠人才,发展要靠人才,那么,深圳的高等教育的未来在哪里?深圳的高等教育还存在哪些发展的契机?回顾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给这个城市把一把脉,或许,解决的契机就在其中。
01、教育名城在平衡中布局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的大幕开启。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高校变化幅度最大的一次调整,也是中国100多年高校发展史中的最后一次大调整。
彼时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这一次调整,一举突破了清末以来东南沿海城市占主、东西地域发展不平衡的高校分布格局,基于新中国建国之初全国被划分出的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六个行政区,对高校进行重新组合,建立起了以大区为框架的新布局,均衡各地高校发展。
其中,六大区每区各设置1所顶端综合性大学(即文理学院),1-3所的综合性工科大学(或工学院),各1所师范、农业、医学、财经、政法、美音体的大区学院。
以西北大区为例,设置有1所大区顶端综合性大学定位的西北大学、1所综合性工科大学定位的西北工业大学、1所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现陕西师范大学)、1所西北农学院(现已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现西北政法大学)、西外、西美、西音、西体等。
当时的华北大区,北京为中心,天津为副中心。华东大区,上海为中心,南京为副中心。东北大区因区分不出唯一中心,于是在哈尔滨、吉林、长春、沈阳、大连等城市,高校零散分布。中南大区,由于中南局与华南分局近乎独立状态的存在,华中武汉、华南广州几乎是按两个中心布局高校的。最后,西南大区,由于西南局驻地发生过搬迁,成都和重庆也各有高校分布。
这次调整所奠定下来的高校城市分布,半个世纪以来沉淀了多个高校名城。而此时,南边的深圳,还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小渔村,静待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第一声炮响,与高校还没产生任何关系。
02、卖掉裤子也要办深圳大学
1980年8月,作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四个特区之中,厦门拥有民国时就扎根本地的厦门大学与集美学校(现集美大学),其余三个特区,因受就近的广州和潮州已有高校的影响(广州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潮州的韩山师范学校),尚处于高校空缺状态。
事实上,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权限下放,有能力的地市都早开始琢磨建高校的事。譬如1979年,汕头便开始筹办高校,1981年汕头大学成立,1983年就已展开本科学生招收工作,作为211研究型大学活跃至今。
不甘于落人后的深圳,也在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了深圳大学。深大成立之初,便得到了中央、教育部和地方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选派了原清华大学副校长、两院院士张维任深大首任校长,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时之间,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
本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