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民法主题公园开园 深圳创民法典宣传新示范
作者: 宏瑞
更新时间: 2021年01月11日 16:58:50
游览量: 96
简述:
央视网消息 1月7日,深圳民法公园开园暨深圳民法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举行,它们分别是全国首家
央视网消息 1月7日,深圳民法公园开园暨深圳民法博物馆开馆仪式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举行,它们分别是全国首家民法主题公园和全国首家民法博物馆。以公园作为民法典宣传的新载体,让游客实现“在休闲中普法,在普法中休闲”,标志着深圳在积极创新民法典宣传方式上成为全国新示范。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田夫,深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杜玲,深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蒋溪林,龙华区委书记王卫,龙华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雷卫华,龙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谢晓东,深圳市司法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蒋小文,深圳市律师行业党委专职书记曹海雷,深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杜新利,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林雄,龙华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马里,龙华区委常委、区委(政府)办主任韩荡,龙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孟宪潞,龙华区政府副区长邓艳东等出席了当天活动。

深圳民法公园大门
民法公园建设是深圳推动普法创新自觉行为
今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典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司法部部长唐一军提出,要积极创新民法典宣传的方式方法,讲好民法故事,传播民法知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
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为深入理解和把握民法的精神实质,传播弘扬民法典精神,当年3月,深圳市司法局与龙华区大胆构想,超前谋划,决定以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为契机,在全国率先建设民法公园,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首家全方位展示民法文化的特色主题公园。

深圳民法公园开园暨深圳民法博物馆开馆仪式
“经过三年建设,我们终于把民法典‘搬’进了公园,并在民法典正式实施的第一周,向市民正式开放,这是深圳向民法典表达的最崇高敬意。”深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蒋溪林说。
“建设深圳民法公园,充分体现了深圳推动民法典普法创新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表示,建设民法公园是深圳纪念国家重大立法成果的具体实践,作为传播民法精神、提高居民法治素养,丰富法治生活内涵的创新载体,对深圳打造法治示范城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圳民法公园 ”志愿讲解员聘任仪式
深圳法治建设的又一创举和示范
在活动现场,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文智强调,深圳要以民法典正式实施为契机,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以“十四五”规划开局为新起点,勇往直前、当好示范。一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开创法治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学习民法典的立法精神和基本原则,充分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立足先行先试,制定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特区法规;二是广泛深入开展民法典普及工作,充分利用好民法主题公园所展示的民法内涵,聚焦民法典总则、各编和各分编,重点把握好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创新普法形式,依托法治公园、法治长廊、法治教育基地,借助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三是加强民法典实施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为完善国家民事法律制度探索经验。
2020年11月,深圳民法公园被评为第三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为此,活动现场举行了“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龙华区委书记王卫认为,民法公园和民法博物馆将民法典内涵要义“搬”进大自然,未来将打造成为全国普法宣传教育的金字招牌和标杆阵地。
“龙华将以此次开园开馆为契机,抢抓‘双区’建设和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围绕打造龙华、构建‘一圈一区三廊”区域发展格局目标任务,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龙华,为建设法治广东、法治中国,为深圳当好全国依法治国排头兵、打造法治城市示范贡献龙华经验、提供龙华样本。”龙华区委书记王卫表示,龙华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法治建设,率先提出全面创建全国基层法治示范区,试点运行全国首台法律援助机器人,创新谱写全省第一首法治客家山歌。
民法核心内涵 游完公园学会民法典